今天看新聞正好看到這篇專訪,【黃致豪專訪一】他是鄭捷的辯護律師 談起受害者就哽咽 - 鏡週刊
看了Part1當然也會想接著看後續的Part2、3、4,甚至是番外篇

關於辯護律師

當我們知道有人在幫所謂的罪犯辯護,很理所當然會把對方視為共犯,"你就是幫兇手,所以你也是惡魔。"
如同我們看戲時,會把演好壞人的演員,錯以為就是那個角色,進行對他人有攻擊的行為。
但事實上,擔任這角色的人,未必是為了賺錢,或者想幫誰脫罪,可能如同黃律師,
他好奇為什麼這個人會有這樣的行為,而想要去了解對方的想法。

我們在做某件事情時,通常都有背後的原因存在,但這原因未必是明確的,可能是什麼造就了這麼原因而你不自知。
正因為如此,我們才會想要去探討他人做這件事的動機究竟為何?

從這篇專訪中讓我體認到,有時促成這件事情的背後,並不一定是我們想的"助紂為虐",
也或許能透過這樣想深入了解的心意,避免同樣的問題再度發生。

關於加害者

每個人心理層面的問題有時最難了解,甚至很難去發現問題後解決。

或許正因為人心複雜,會演變多少種可能,很難計算,有的人知道自己的問題,但仍然視而不見,
而有的人是不知自己的問題在哪裡,當然甭提解決途徑。

但問題的背後,誠如文章所言,小孩的行為,有超過一半的父母不知道自己犯了什麼錯?

"該給的我都有給,我都有滿足他,為什麼他還是這樣?"很多人以為滿足物質的欲望就是給了對方全部,
然而心理層面的東西其實反而是最難滿足,也很難被看到的一面。

疏離感是一種,很難被具體形容你要什麼、該給什麼,但等到發現問題往往是出大事了。

只是我們都是第一次為人父母、第一次當別人小孩,而每個人的特質又不同,需要的也不同,
又難以單憑靠著"他人經驗"來決定該如何做,因此不知自己犯什麼錯是正常的?

文中提到鄭捷說過,律師來看他的次數比他父母看他的還要多。
其實很諷刺,等到我們意識到問題的存在,卻已是出現很多傷亡的慘痛代價,
過度關心和漠不關心,無論哪一種,都是可怕的殺傷力。

我覺得原生家庭所承襲下來的模式,不單單影響一個人的一生,甚至是整個家族的延續。
你以為套用在A身上是正確可行的、沒有副作用的,於是繼續沿用在B身上,
可是B的特質和A不同,可能會反擊、抵抗,甚至以暴力的方式想試圖掙脫在自己身上的枷鎖,
或者看似很平靜,久而久之累積的壓力,讓心理生病了。

到底要怎麼做,才能讓社會變得美好呢?為什麼曾經感到快樂的,如今變得不美好?
何時我們得以不再害怕出門在外會經歷什麼傷害,我們也不用時時刻刻防範著陌生人?

我亦不得而知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vari2t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