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上完一堂課後,如願以償喝到下午茶,
作為學期最後的"Happy ending",
入口即化巧克力蛋糕搭配馥郁的玫瑰花茶香,
那一刻,很享受。
(事後我更加肯定,暑假應該也減不了肥...囧)

老爸老媽為期十天的旅程過了一半,
一個人生活是一種截然不同的感受。

人生總是有忙不完的事,一件接一件,
但是想紀錄的事還是有的。

已經很久很久沒收看連續劇了,
最近真的有些按捺不住...
看過極道鮮師第一部、第二部,
一直很猶豫該不該接續第三部,
不過是不同人馬,相似的劇情,値得看嗎?

『真的値得看嗎?』是我心中的疑問。
但我還是看了,反正當作閒暇之餘的娛樂也不錯?!

依舊不改日劇的本色,
講述道理,以及感人肺腑的情節,
唯一的副作用大概就是"不良少年真的這麼多嗎???"

********************

定型 V.S 演技

聽聞不少人評論仲間由紀惠的演技"只是這樣"的話題,
剛開始我也認為怎麼演好像差不多,
邊看邊仔細思考,如果這部戲不再是仲間飾演小美老師,
還能如此受歡迎嗎?
(也許不少人的重心放在學生主角上...)

我想,很多劇本在設定角色的同時,
除了期盼能大受歡迎,也強調這個角色,非他莫屬。

能一夕之間成名,不只是沒有比他更適合的人選,
也是由於他的演技受到觀眾的肯定與喜愛。

如果我們因為一系列的戲,去評斷他的演技如何,
似乎抹煞了他在過程中所付出的心血,不是嗎?
至少每回"小美老師"發威時,都讓我很震撼。

*********************

常態分班 V.S 能力分班

台灣很早就推行常態分班,考量的原因很多,
我想不願意將學生分門別類是其中之一;
而在日本能力分班的現象仍是屢見不鮮,
哪一種方式才是對學生好?最恰當?
我真的不明白。

如果是為了將相同程度的學生編列為同一班,
那麼好班學生會產生良性競爭?還是惡性鬥爭?
而程度較差的學生會淪為一丘之貉?還是越挫越勇?

又如果我們以相同標準對待所有學生,
程度較差的學生非得勉強和程度較好的學生相比,
真的能帶來進步嗎?還是導致灰心喪志、放棄自我?

其實人一旦和他人比較,就無法和快樂劃上等號,
時時刻刻只想著超越他人,贏了如何?輸了又如何?
『人比人,氣死人。』這道理無人不曉,
但是沒有其他人的標準,又如何得知自己到達何種程度?

所以我總是納悶為什麼要競爭?為什麼要分高下?
不願意被人看不起,卻又不願意踩著別人,
人的心態始終是很矛盾的;
追求進步難道沒有另一種方式嗎?
我不知道,真的不知道。

********************

偏見 & 主觀

人本來就無法事事客觀,甚至於還帶著某種程度的"固執"。

在這齣劇中,D班學生是全校成績最差的班級,
也因為這個班惡名昭彰使得校譽掃地,
全校教師頭痛的不得了;
不僅如此,每當重大事件發生時,
最大的嫌疑犯總是認為一定是D班。

成績差+調皮搗蛋+易衝動=罪犯
這是一般人很容易聯想到的,
但並不表示適用於所有情況。

如果我們先入為主對某個人產生了偏見,
那麼即使對方有一百個正當和合理的解釋,
我們都會認為不過是無謂的辯解罷了!

無論你眼前看見這些孩子對未來多麼漫不在乎,
無論他們總是喜歡大呼小叫動不動就想出手傷人,
很多時候不過是為了自己重視的夥伴,
不懂事貪求一時的意氣之勇,
或者想得到其他人的認同感與信任。

脫下叛逆的面具,他們不過是情感豐沛、
思想單純,卻不瞻前顧後的孩子。

人追求的不是如此嗎?
得到一種信任,不需要明說,
但你就是有足夠的信心交給我。

相信有一天他們會變"乖"的可能,
相信他們只不過是在岔路中,一時迷了路,
只要有人願意指點迷津,一樣是個聽話的孩子。

每個人都渴望被了解、被接受,
和是不是好學生,其實一點干係也沒有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vari2t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